勿讓塑料大國變成塑料垃圾大國
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塑料生產國,國內塑料消費量驚人,我國每年的廢舊塑料回收量達3000萬噸以上;一年還進口 800萬噸廢塑料。因此妥善解決塑料垃圾難題成為看我國燃眉之急。
據(jù)悉,我國作為農業(yè)大國,農用地膜需求量巨大,另外,全世界每年約有800萬噸塑料垃圾從陸地流入海洋,而中國向海洋傾倒量約占總量的三分之一。因此,塑料垃圾污染主要有農用地膜殘留,海洋塑料垃圾污染等。
垃圾通過綜合處理回收利用,可以減少污染,節(jié)省資源,如每回收1噸塑料飲料瓶可獲得0.7噸二級原料。再生后的塑料可以提供能量,可以作為油品及燃料提取,也可以經過再生來制取新的高品質塑材制品,所以塑料再生應用前景廣泛。
國內塑料行業(yè)知名專家表示,塑料垃圾經過處理以后完全可以資源化,經過熱熔造粒后,可用于生產黑色的塑料垃圾袋、建筑用包裝盒、建筑用塑料模板、綠化用格柵等產品,如果利用好這一資源,僅此一項就可以減少垃圾填埋量30%,同時減少垃圾的運輸量30%。因此,要解決塑料的資源化利用問題應從塑料垃圾自身入手。
另外,塑料垃圾回收分類,再生也是重要的一環(huán)。每年全國近7000萬噸塑料用量,需要專業(yè)的回收和分揀系統(tǒng)作為支撐,然而超大城市垃圾圍城的現(xiàn)狀,以及無限擴張的垃圾填埋場,都要求政府必須加快塑料垃圾資源利用效率,完善塑料回收和分揀再利用環(huán)節(jié)的政策和補貼支持細則,絕不能讓塑料變成“地下工作者”。
除此之外,生物降解塑料也是塑料垃圾處理的重要發(fā)展方向,一支由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在校博士生組成的BluePHA主創(chuàng)團隊致力于可降解生物塑料,通過顛覆性的技術和創(chuàng)新的商業(yè)模式打破常規(guī),有望徹底解決困擾全球半個多世紀的白色污染問題。
眼下,我國塑料垃圾堆積如泰山,嚴重破壞生存環(huán)境平衡,塑料垃圾如何變廢為寶,實現(xiàn)資源再生利用,是當下迫切解決的重要課題,這亟待我們去深思和共同解決。
- 關于2023年“中秋、國慶節(jié)”休市安排的通知
來源:海西塑料09-09
- 關于2023年“端午節(jié)”休市安排的通知
來源:海西塑料06-13
- 關于2023年“勞動節(jié)”休市安排的通知
來源:海西塑料04-14
- 關于2023年“清明節(jié)”休市安排的通知
來源:海西塑料04-03
- 關于2023年“春節(jié)”休市安排的通知
來源:海西塑料01-17
- 關于2023年“元旦節(jié)”休市安排的通知
來源:海西塑料12-28
- 關于2022年“國慶節(jié)”休市安排的通知
來源:海西塑料09-26
- 關于2022年“中秋節(jié)”休市安排的通知
來源:海西塑料09-05